荣耀登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五期建设工程项目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
2022-7-22 17:02:02
来源:东方资讯 顾天娇
7月12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公布了第十五届第一批“中国钢结构金奖”名单,由中建二局承建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五期建设工程项目斩获殊荣。据悉,“中国钢结构金奖”是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该奖项的获评,代表项目工程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浙江省人民政府配套建设、杭州市亚运会医疗保障工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五期建设工程项目由两栋钢结构框架塔楼、裙房建筑和地下车库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1.97万平方米。
项目地下人防车库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可提供1300多个地下室车位。地下室与杭州地铁2号线无缝对接,这就意味着病患乘坐公共交通时可通过地下通道直接抵达医院门诊挂号就医。地上两栋塔楼一栋作为大型报告厅、会议中心和专门科研教学用房,为一流临床学科建设、引进人才提供先进的硬件平台;一栋作为综合医疗和门诊设施,集门诊、国际保健及远程诊疗、内镜中心、心内DSA诊疗中心、VIP病房等为一体,顶层配有国内最先进的医疗救援直升机停机坪,构建杭州市地、空结合立体化急救网络,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宝贵的黄金抢救时间。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一体的公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作出新贡献。
科技赋能,智慧管理锻造“钢筋铁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五期建设工程项目总用钢量约1.2万吨,除了曲线造型复杂、网架体量大、杆件数量多等特点,更有3座大跨度桁架钢结构连廊架通新建的两栋塔楼和医院原有的医疗辅助综合楼、住院楼,大大提高了钢结构施工难度,降低了安装容错率。
为实现精益建造,项目技术团队联合钢结构单位研发深化设计二次开发技术,在CAD平台上开发了绘制本工程全套加工详图的专用软件系统,在此基础上,项目搭建了“信息化建造管理及云技术平台”,采用BIM技术进行全过程动画模拟安装预演,实现了全面可视、多系统协同作战的智慧建造管理模式,全方位精确校核了拟定的安装顺序是否存在矛盾,明确了施工方案可行性,为钢结构顺利安装保驾护航。
依托于云技术平台科技成果,项目创新工作室还优化了钢结构施工中外立面边梁上翻下挂设计,巧用钢结构的结构形式代替传统混凝土结构,在缩短了工期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外立面幕墙造型的施工精度,共计创效437.25万元。
量体裁衣,完美曲线塑造“江南韵味”
看到邵逸夫医院五期工程项目的效果图,不禁让人联想到西湖边连绵起伏的丘陵和茶园,这充满治愈系的“江南韵味”的造型设计,也为在地上施工的建筑者们设下了重重关卡。
为了实现这样的起伏感,外立面造型必须呈现“双曲面”造型,不规则的造型同时也造成外架搭设不可能像传统建筑那般“横平竖直”。“曲面结构高差变化多,高差最大的部分有接近半层楼高,这导致测量控制难,梁截面大又势必出现钢筋绑扎难,这些难题环环相扣”,项目总工朱崇选介绍。经过项目职工创新工作室骨干成员的多次讨论研究,项目做出一个创新性决定:推翻原计划的混凝土墙结构,改为钢结构!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外架搭设。
钢结构施工是精细且复杂的巨型“乐高”拼装现场,在对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底层柱轴线、柱底基础标高复核等一系列的精密测量工作后,方可进行钢结构的吊装作业。在邵逸夫医院上万吨错综复杂的钢结构施工中,确保吊装精度和焊接质量成了项目上主抓的工作重点。在吊装施工中,项目更是将规范要求每节钢柱1/1000H的垂直度偏差精确到1/1200H。
为保障整体建筑安装精度和受力均匀,在施工过程中,为精准控制立杆定位、梁板曲度和梁底标高,建设者有效应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放样与固定坐标对比结合的方案进行空间定位放线,随后将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录入到计算机中,依靠软件进行跟踪校核,现场再逐级校正,确保钢结构定位施工的顺利完成。
精益建造,万吨钢材焊制“样板工程”
两栋塔楼1.2万吨的钢结构焊接工程,在原本狭窄的操作空间中,让焊工师傅们无立锥之地。因操作空间有限,焊工们只能穿梭在那些高高低低的钢管上施焊。由于钢板厚度较大,为保证焊接质量,主体钢结构全部采用坡口的全熔透焊缝,这就要求焊工们必须连续焊接不中断,否则会出现裂纹、夹渣等质量问题,焊接后的钢构件全部要经过一级焊缝100%无损检测和射线探伤检测,质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为此项目在培养具有超常焊接技术的核心焊工下足了功夫。由项目经理封月恒牵头,成立项目“焊工培训学院”,对每批进场的专业焊工进行严格考评和培训。不到2年时间,项目培育了近百名超级焊工,其中年仅19岁的焊工小将王海强,为了更高标准的完成焊接任务,在日常的焊接操作之外,他给自己“开小灶”,每天带着2公斤的沙袋在手臂上进行焊接练习,正是这样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换来了1万吨钢材焊接一次合格率达96.8%的好成绩。
入夏后的杭州天气变换频繁,可谓刚出梅雨,又遇骄阳。由于高层钢结构对温度敏感,日照强度、焊接温度、温差变化以及大型塔吊机械作业运行等外部环境因素,都会对钢结构构件造成外形尺寸的变动,考虑到施工工艺的特异性,项目团队成立“钢结构形变监测小组”,结合当地复杂的气象条件和不断变化的现场施工特点,对钢结构构件进行周期性的观测和记录,并总结不同环境因素对结构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估和纠偏,确保钢柱的垂直度。
与此同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五期建设工程项目作为杭州市2023年亚运会医疗保障医院,在建设过程中,项目持续发扬“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亚运理念,走进施工现场,水炮机、雾炮机、围墙喷淋降尘,“花园式”工地,每一处细节,都能探索到绿色发展的智慧之道,为共建共享健康中国,“筑”力杭州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升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贡献“中建”力量。(张宇楠)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