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CEO资讯

多彩贵州精彩蝶变

科技IT 2022-08-03 创始人

image.png

数据来源: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  底图:贵黔高速鸭池河大桥。


 尹 刚摄(人民视觉)


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2万群众搬出大山,摆脱贫困千年梦圆;

经济增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数字经济增速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赶超跨越势头强劲;

石漠化土地面积缩减43%,森林覆盖率提升到62.12%,绿色家底更加厚实……

十年砥砺奋进,多彩贵州精彩蝶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贵州,多次考察贵州,发表重要讲话,为贵州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贵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不断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奋力脱贫攻坚,书写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精彩篇章

贵州曾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尽锐出战总攻绝对贫困。

走进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三江镇三江社区,3500多亩花椒树枝繁叶茂,绿油油的花椒挂满枝头,乡亲们穿梭其中,忙着采摘。“这是石头地,土层薄,种玉米产量低。后来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种花椒,不仅山绿起来,土肥起来,水留下来,大伙儿的腰包也鼓起来,摘掉了贫困帽子。”居民王良谷一脸笑容。

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山于贵州,曾经沉重。立足自然禀赋与市场需求,贵州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目前茶园、辣椒、刺梨种植面积分别达到700万亩、545万亩、200万亩,规模均居全国前列。2014年至2020年,茶叶、食用菌、蔬菜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全省753.5万脱贫人口增收,占脱贫人口总数的96%。

对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大山里、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贫困人口,贵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家门口上班,孩子就近念书,不像以前在家务农要翻山越岭,外出打工又放心不下家里的老人孩子。”2018年6月搬进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王燕开启“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幸福新生活。

作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规模最大的省份,贵州动员192万群众搬出大山,累计建成949个集中安置点,建成安置住房46.5万套。同时围绕基层党建、社区治理、培训和就业服务等“五个体系”,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坚持精准扶贫,贵州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贵州篇章。

如今,贵州持续选派3.2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组建1万支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实现脱贫村等“五类村”全覆盖,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深化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2014年9月,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落地铜仁,如今已成长为全国锂电新能源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得益于独特的区位优势、上下游产业集聚以及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发展前景广阔。”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铜仁产业基地总经理张朝华表示。

过去的贵州,工业基础薄弱,发展动能不足。这十年,贵州着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工业倍增行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以现代能源、基础材料等为主的十大工业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奋力推进工业大突破,是贵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缩影。

走进位于贵阳市乌当区的贵阳万江航空机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机器人挥动手臂,自动抓取零件,依次完成上料、下料工作。

“基于物联网和工业大数据技术,公司建成智能生产物流管控系统,实现产品生产和质量全流程追溯,整体效益显著提升。”贵阳万江航空机电有限公司精益智造部副部长金智强说。

贵州超前谋划布局,全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日益深化,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先机。截至目前,通过实施“百企引领”“千企改造”“万企融合”等行动,贵州累计形成“大数据+实体经济”融合标杆项目401个、示范项目4234个,带动8485户企业开展融合工作,推动2.3万余家企业“上云”。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2021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5.2%。如今,乘着“东数西算”工程东风,华为、腾讯等一批数据中心落户贵阳贵安新区,一张充满蓬勃动能的“算力网”正徐徐铺展,助力贵州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

悄然改变的,不仅是产业。

“交通靠脚板,走的还是用柴刀砍出的小山路。”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枹木垅村村民龙必燕,以前每次进县城要走两个多小时,如今通组硬化路修到家门口,开车30分钟就能到县城。

这十年,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突破:2015年,率先在西部实现“县县通高速”;2017年,率先在西部实现“村村通公路”;2021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000公里,是2012年的3倍多……

突破基础设施制约瓶颈,畅通对内对外开放通道,深入推动制度型开放,贵州正着力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眼下,从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贵州正加快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今日贵州,正成为投资热土、兴业沃土、创业乐土,发展活力迸发。2012年至2020年,贵州经济增速连年位居全国前列,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着力先行先试,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

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2%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这十年,贵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这些年,贵州全力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

2016年6月,贵州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推出一批制度创新成果。

流经云贵川三省的赤水河,是贵州的美景河、美酒河。2014年,为护佑一江清水,按照“保护者受益、利用者补偿、污染者受罚”原则,贵州在省内探索实施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机制。

“遵义、毕节两地签订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跨界水质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下游受益的遵义市向上游毕节市缴纳生态补偿资金;反之则由毕节市向遵义市缴纳生态补偿资金,专款用于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贵州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干部李澄介绍。

2014年至2020年,遵义累计向毕节支付补偿金9695万元。如今,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已扩大到云贵川三省。云贵川三省还推动赤水河流域保护共同立法。

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锚定“长江珠江上游绿色屏障建设示范区”战略定位,贵州着力开展绿色屏障建设制度创新试验:健全空间规划体系和用途管制制度,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健全山林保护制度,健全水资源环境保护制度……

从开展促进绿色发展制度创新试验到开展绿色绩效评价考核创新试验,贵州大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30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

山秃、土少、石头多,石漠化长期以来困扰着兴仁市马马崖镇九盘村的发展。“既要保护生态又要发展生产,就要在石旮旯里巧做文章。”经专家支招,村党支部书记王清山带领乡亲们种起枇杷和李子,让石山增绿、群众增收。

十年间,通过探索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群众增收致富有机结合的防治新模式,贵州石漠化治理面积累计达1.31万平方公里,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幅达43%。

降碳、减污、扩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今日贵州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绿水青山正成为贵州人民的“幸福不动产”。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99 CEO资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苏B2-20221286

苏ICP备2022030477号-13 |——:合作/投稿联系微信:nvshen2168

|—— TXT地图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