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托与创新携手——金融赋能科技自立自强系列报道之一
科技日报记者 滕继濮 杨仑
把“守正出新,拥抱科技”写入公司价值观,是一家怎样的金融公司?
从一开始,他们就锚定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争做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把科技创新作为最重要的业务方向之一,这就是由中国建设银行投资控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建信信托。
谁向关键技术冲锋,就给他们提供“弹药”
“建信信托”?接过名片后,博顿光电CEO冀鸣有些“发愣”。彼时,在众多投资机构中,这个名字远远谈不上耳熟能详——谈起建信信托当时的投资细节,多年以后,冀鸣仍记忆犹新。
时钟拨回到2016年,冀鸣和另一位创始人刘伟基一起创办了博顿光电,专门研发高端离子源及离子束设备。
离子束主要应用于超精密的微细加工,具备纳米级尺素的表面处理能力,是物理界“终极”的加工手段,很多纳米级精度的光电元器件都需要离子束的参与,广泛应用于精密光学、传感器和其他泛半导体领域,但高端离子束技术和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
冀鸣和他的同伴们用时4年,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完成了国内高端离子源产业化的拓荒,并成为了产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博顿光电的出现让行业看到了自立自强的希望,而这样的公司,离不开金融的加持与护航。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强调,要聚焦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弱项,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推动金融体系更好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需求;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注重激发各类资本活力,发挥其促进科技进步的积极作用。
“我原本以为建信信托投的都是轮次较靠后的项目,因此一开始并没把它作为重点争取对象。但接触下来发现,他们的团队年轻但经验丰富,整个过程推动很快。很意外的是,他们在尽调时甚至接触了博顿光电尚未开拓的行业头部客户,现有客户没推介给他们的,就自己去打听并做了调查。当时我们同时与几家投资机构接触,建信虽然进来得晚,但却是最快的。”冀鸣说,博顿光电之所以也看中建信信托,在于对方对公司团队的包容和认可,这是最重要的。此外,建信信托还非常乐于与团队聊行业趋势和业务规划,在公司发展节奏上,也没有施加压力,这让博顿光电团队原有的担心一扫而光。
2021年11月,经过快速而专业的谈判、尽调之后,双方完成了投资交割。建信信托以数千万元成为博顿光电A+轮投资者——一家初创科技公司、一家银行系PE机构,就这样把命运捆绑在了一起。
这笔交易达成时,建信信托成立已有11年,开展科创股权投资也有8年时间。从估值不过2亿元、产品刚刚通过验证的高端传感器设备企业金迈捷;到近期刚刚IPO上市、唯一一家可以提供12英寸化学机械抛光(CMP)设备的华海清科;再到市值已超千亿、唯一可与世界先进企业抗衡的芯片龙头中芯国际,都是建信信托投资版图的一员,投资布局覆盖科技创新诸多领域、遍布产业链上下游、贯穿企业整个生命周期,既能够“锦上添花”,也能够“雪中送炭”。
技术精、产业兴、投资旺 三赢局面这样实现
在建信信托内部有两条共识,一是“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放在能不能生存和发展的高度认识”;二是“国家要推动科技创新,如果没有银行系投资机构躬身入局,那无疑是很大的缺憾,不仅要做,而且要发挥好国有资本的‘头雁’带动效应。”
建信信托相信,投资本质上就是要服务“国之大者”。新发展格局就是“国之大者”,最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那么其中的关键——科技自立自强就应当成为投资的方向感。
秉承着这样的投资理念,建信信托把手里的支票投向了更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即使这些被投的企业规模还很弱小,甚至拿不到什么订单,有的只是科研成果和专利,能否被市场接受也都是个未知数,但建信信托在他们还不是明星项目时就投下了信任票,“我们觉得这是国家需要的,没有这个东西,行业就要被卡脖子,因此便帮着一起去跑市场、找订单、寻资金,并做出了投资决定。”建信(北京)联席总经理陈铨这样说。
从2014年,建信信托吹响了服务科技创新的号角以来,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从国有企业的转制改革,到“专精特新”的蓬勃发展;从科技创新活跃的东部沿海,到新能源富集的西部盆地,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通过直接投资或设立基金等多种方式,建信信托支持的科创企业约260家,涉及众多细分行业科技龙头和“隐形冠军”,投资规模近300亿元,并累计带动大型央企、地方国企等各类国有资金约70亿元投资于科创领域。在支持科技自立自强、破解技术难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建信信托选择了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也没有辜负建信信托的选择。在支持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建信信托在科技领域的投资也收获了丰厚的财务回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制造……多条科创投资赛道实现了超过40%甚至更高的收益率。投资的科创企业中,近40家公司已成功上市,还有20余家正在上市进程中,投资企业的估值也有了显著的增长。
一场金融、科技与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正在悄然上演。